我們的老軌叫王偉飛,他個子不高,也不愛說話,不熟悉的人很難發現他言談中的幽默。但他在船上享有極高的威望,同事們敬重他,說他是公司“節油第一人”,是公司的先進生產者,是“我最信得過的輪機長”。在一系列的光環背后,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中遠人對遠洋事業的忠誠與堅守。
當一顆合格的“螺絲釘”
1976年,還是個意氣風發小伙子的王偉飛進入中遠。從那時起,37年的歲月中,他始終在此堅守。堅守中,工作就不單單是工作,而是一個人的事業了。
從機工崗位起步的王偉飛,在1981年參加了三管輪考證班學習。憑著他對事業的熱愛和刻苦的學習,他最終以八門科目一次性全部通過的優異成績,獲得了輪機員證書,從此走上了輪機員崗位。經過十余年的努力,由三管輪、二管輪、大管輪直至通過了船舶輪機長的任職資格考試,在1993年走上了船舶輪機長的崗位。他像愛護自己的生命那樣呵護著船舶的“心臟”,用自己驕人的業績抒寫著精彩的人生。
20世紀80年代初的輪機員、駕駛員,邊干邊學是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。很多時候,只有當遇到了疑難雜癥和技術問題,這些經驗才能轉化成知識。所以刻苦鉆研業務技術,處理解決設備上出現的疑難雜癥成了輪機員王偉飛的重要課題。船舶在外航行,確保機艙各項設備正常運轉是輪機員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對機艙所有設備運轉狀況、工作參數以及運轉時的聲音,都必須做到心中有數。任何時候發現異常,都必須及時調查原因,解決問題。1989年,在江川輪擔任大管輪的王偉飛發現該輪主機增壓器喘振嚴重,主機轉速加不上去。船舶曾經對主機增壓器進行了解體、掃氣口清潔、進氣口琴閥片解體清洗等工作,可故障依舊。面對此現象,經過多次檢查、觀察、探索、分析、試驗,終于找到了問題所在,原因系空冷器內部臟堵所致。通過徹底的清洗,終于排除了故障,主機恢復了正常運轉。
在王偉飛干過的每艘船上,白天都很難在房間里見到他,機艙里難道天天出故障非得要老軌親自下去修?“不下去不放心”,這是他最簡單直接的回答。輪機部每天的正常保養老軌也要親自下機艙。“公司把一條船的‘心臟’交給了你,老軌就要負起責任。如果出現什么特殊情況,我在機艙可以掌握第一手資料。”
“我最信得過的輪機長”
在王偉飛眾多榮譽中,“我最信得過的輪機長”是他最為珍愛的。
2003年,當時的船管五部開展了“我最信得過的船長、政委、輪機長”評選活動,由所 有船員投票直選。王偉飛以高票當選“我最信得過的輪機長”。在大家看來,這樣的結果并不意外,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,扎實的業務本領,謙虛謹慎的工作作風以及多年的默默耕耘,至今仍讓船員弟兄們感動。
事前多溝通,遇事多包容,這是王偉飛能夠取得大家信賴的關鍵所在。“行不信者,名必耗”,“言行者立身之基”,王偉飛以他的身體力行贏得了大家的信賴。
在最近的十年里,王偉飛成了名副其實的接船“專業戶”。自1999年至2007年,他曾先后5次承擔了新船的接船工作,其中4艘船舶為首制船。在接船過程中,爬艙底、摸管路、畫草圖、看圖紙、翻譯說明書,了解各個系統的來龍去脈,掌握設備的工作原理。為強化各項安全管理工作過程控制,他帶領輪機部積極摸索,制定了船舶安全管理關鍵環節控制機制和措施;為使設備管理上嚴謹細致,他們制定了數十項操作規程、制度規范,并打印張貼到位,使設備操作做到了有章可循,大大提高了船舶機電設備使用過程的控制力度,在后續的新接船舶中形成了具有指導意義的推廣經驗。在接船過程中,根據設備狀況,根據有關公約、法規,向造船廠家提出了數百條改進建議。在使用過程中,又向廠方提出各類機電保修項目,確保了船舶和設備的安全。
上萬箱船的夢想
對每一個把航海當事業的船員來說,上最大最先進的船具有莫大的吸引力。王偉飛34年上過39條船,但唯一沒有萬箱船經歷一直是他最大的遺憾。
2007年,萬箱船還是個稀罕物,誰也沒有這類船舶的經驗。公司當時安排了兩套班子參加“萬箱船接船培訓班”,幸運的王偉飛成為其中的一員,經過嚴格的培訓與考核,他當之無愧成了接公司第一條萬箱船的熱門人選。但同年七月,韓國出廠的5100TEU的中遠波士頓輪下水,公司人員緊張,有著豐富接船經驗的王偉飛受命參加了該輪的接船工作。看著與自己失之交臂的第一艘萬箱船,王偉飛不免心生感慨。
時間一晃五年過去了,到了2012年,還有兩年退休的王偉飛重新向公司申請上萬箱船,公司終于安排他上了航海生涯中第一艘萬箱船中遠高雄輪,也算了卻了一樁心愿。